
—— 求神借此警戒我们保守我们,使我们不再蹈他们二人的覆辙
今日灵修:
害了神人的竟是老先知(5)
文 | 王明道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前四部分:
害了神人的竟是老先知(1)
害了神人的竟是老先知(2)
害了神人的竟是老先知(3)
害了神人的竟是老先知(4)
本文音频为李慕溪弟兄朗读,背景音乐为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荣耀归于真神”:
今日经文: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 2:8)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以弗所书5:15-17)
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因为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希伯来12:25)
犹大的神人接受老先知的邀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那时正在疲乏饥饿,需要进些饮食增加力气。他从远路来到伯特利,对耶罗波安宣布了神的咒诅,出了城门,改换了路途,再向着犹大地走去,不但没有在伯特利吃饭,也没有在那里喝水。到这时他是怎样的又饥又渴。正在他饥渴交加的时候,老先知欺哄他,告诉他说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差遣,叫他来请神人吃饭喝水。神人在这时候,听见这句谎言,极容易不问真伪,便立时听从。假如他那时并不饥渴,他一定要考虑一下,或是向神求问一番,那样他自然就不会受欺了。
圣徒在有特别需要的时候,正是魔鬼向他们施行最猛烈的攻击的时候。或是遭遇贫穷饥饿,或是遭遇轻看厌恶,或是遭遇威胁恐吓,或是遭遇逼迫攻击。在这种时期中他们亟需财物,饮食,辩护,同情,援助,扶持,体恤,对策。魔鬼就在这时候借着堕落的先知来引诱他们,为他们策划,领他们走歧途。堕落的先知所说的话明明是损害圣徒的,但他们既因为他是先知不易想到他能害人,又因为他们自己正有需要,他所给他们的,正好能补满他们的缺乏,所以极容易接受他们所说的话。明白了这个理,我们在有特别需要的时候应当加意谨慎,不要体贴肉体,不要用人的方法逃避饥饿、困苦、逼迫、患难。宁可按着神的旨意受苦,不可因着逃避困难危险以致违背神的命令。
也许有人要问说,“神人是被骗的,老先知是骗人的。结果被骗的受了惩罚,骗人的反倒逍遥生存。神所做的怎么这样不公平呢?”
不,神所做的十分公平。犹大的神人是向神尽忠的,是神所喜爱的,因此神待他特别严厉,正如经上的话说,“神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伯五17)又说,“耶和华啊,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诗九十四12)又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1-12)这个神人被狮子咬死,是神因他违命所加给他的惩治,但他在复活的日子,一定要领受忠心的先知所领受的赏赐。他那种不畏权势,不贪富贵,只知道向神尽忠,把自己的性命享受完全置之度外的心志,决不能不得神的夸赞。至于那个堕落的老先知,在神面前已经毫无用处,毫无价值,虽然活着,也是死的,再不值得管教惩治,神就任凭他好了。
或者还有人要问说,“这个老先知既然已经堕落无用,神怎么还借着他说话呢?”是,神确是借着他说了一次话。但说的是什么呢?“耶和华如此说,‘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不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反倒回来,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
神兴起先知,是要叫他们替神责备民众的罪恶,警告他们逃避神的震怒,又叫他们传述神施恩的应许,使民众知道若是他们顺服神,就要得着什么福分。这个老先知因为怕死贪生,所以放弃了他的使命,神再不能用他作这些事。神只能在他引诱神人犯了罪以后,宣布那个犯罪的神人所要遭遇的惩罚,同时也就宣布他自己的罪状,因为神人违背耶和华的命令原是受了他的欺骗与引诱。这一次耶和华的话临到他,并不是使用他,实在是刑罚他,并不是尊重他,实在是羞辱他。
我们还可以揣想到老先知自从听见神人被狮子咬死,直到他死的那一天他的心境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每逢他想到神人的死,便不能不痛心自责。他对不起神人,因为他说谎言陷害了神人。他更对不起神,因为他自己不能为神传话,那能为神传话的神人也因着他丧了命。这件事使他一生悲惨,一生懊悔。属肉体的爱就是这样害了别人以后,还使自己一生痛苦悲哀。我们切不可接受别人所给我们的那种属肉体的爱,也不可用这样的爱去爱别人,因为这种爱不但不能使人得好处,反倒使别人和自己一同受害。古语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圣徒应当爱人以道。只有按着神的道爱人,才是真实的爱,彻底的爱,这种爱只能使人得益,不会使人受害。离开了神的旨意,其他的爱都是基督徒应当戒绝的。
读完了这段事迹,使我们不禁为这位从犹大来的神人惋惜,又不禁为这个堕落的老先知长叹。但更要紧的是我们应当因此时刻惕惧战兢,求神借此警戒我们,保守我们,使我们不再蹈他们二人的覆辙。不然,当我们为他们二人惋惜长叹以后,不久又要有人为我们惋惜长叹了。
王明道(1900-1991)中国家庭教会领袖。本文选自《王明道文库精选集第6册·借镜》,第2章“看这些人(下)”,浸宣出版社出版。本刊已获微信原创播发王明道先生文章的授权。本文欢迎弟兄姊妹转发。
更多灵修,请点击?今日灵修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