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斯拉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神面前克苦己心
复兴之路(上)
——以斯拉记系列文章8
文 | 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请点击阅读:
音频为细拉弟兄朗读:
以斯拉记8:1-23
根据第七章所记,犹大人第二次回归是在亚达薛西王第七年五月完成的。和古列王时代第一次回归有一点相同,就是数点人数。在出发前,以斯拉也对百姓做了身分确认调查记录。不过编排的方式不太一样,第二章所罗巴伯第一次核民数时先列出十二位领袖代表,然后一般百姓家族,祭司等圣职人员,最后是族谱不清的人。
以斯拉则明显比较严谨仔细,他在巴比伦数点这些跟他一起回耶路撒冷的人,厘清他们的身分。先列出的是非尼哈和以他玛的子孙,他们都是亚伦的儿子,就是祭司家族;接着提到大卫家的后代哈突,在历代志上第三章大卫的家谱中可以查到哈突,他是所罗巴伯的曾孙,是王族子孙;最后列名的是以十二支派男丁排列的百姓,总人数明显比第一次回归少了许多。
第二次回归的男丁人数1500连同妇人小孩估计有四、五千人,没有族谱不清的人。虽然以色列族中十个支派早已失散,以斯拉仍然以十二支派的方式核记人数是很有意义的,表示他不忘记宣示以色列民族的完整合一。
以斯拉自己是祭司,他根据神吩咐摩西的规矩,核算百姓人数的时候没有数点利未人,所以名单中并没有列出利未人。不过,不数点不是说不要利未人回归。以斯拉这次回去的任务其中就有献祭和修饰圣殿,这些圣殿内的工作都必须要利未人来参与服事,别的支派都不能做。第一次自由回归的四万多百姓中,没有祭司身分的利未人只有74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剩多少人不得而知。所以他实在需要了解这次利未人回归的情况。
“我招聚这些人在流入亚哈瓦的河边,我们在那里住了三日。我查看百姓和祭司,见没有利未人在那里,就召首领以利以谢、亚列、示玛雅、以利拿单、雅立、以利拿单、拿单、撒迦利亚、米书兰,又召教习约雅立和以利拿单。我打发他们往迦西斐雅地方去见那里的首领易多,又告诉他们当向易多和他的弟兄尼提宁说什么话,叫他们为我们神的殿带使用的人来。”(以斯拉记8:15-17)
以斯拉在亚哈瓦河边停留,花三天的时间召聚那几千位回归的百姓,他们从各处前来集合准备一起出发。亚哈瓦河是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两河交接的那一大片地区就叫做亚哈瓦,是一个广阔的平原,犹太拉比文献提到犹大人被掳期间经常在此举行庆典集会活动。以斯拉在这里召集百姓,表示百姓都孰悉这个地方,有些犹大人也住在那个地区附近。文献把以斯拉认作为后代犹太会堂的创始人,可能跟亚哈瓦有关联。
在亚哈瓦停留那几天,以斯拉一方面带领百姓禁食预备心,准备好行囊,安排出发顺序;另一方面他思考研究这次回去的路程和要做的事情。他亲自去查看了回归的百姓和祭司的队伍,惊讶地发现这次回归的百姓中,竟然连一个利未人都没有。
利未人都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他们都不在乎利未人分别为圣的身分了吗?怎么宁愿留在外邦生活,而不理会从神来的回归呼召呢?难道他们忘记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吗?以斯拉知道没有利未人回去是不行的,所以立刻派出一个恳谈队伍专程去邀请利未人,是由九位支派的首领和两位德高望重的律法教师组成。他们要去亚哈瓦附近一个犹大人的聚落迦西斐雅,求见利未人的首领易多。易多的辈分声望很高,在利未人中说话很有份量,所以先说动他,由他出面去帮忙找利未人就容易了。
在历代志上第九章列着利未人的职任,他们不具备祭司的身分,但他们的工作还是在圣殿里面。有守门的,有管理者,有歌唱者。这些工作都不能由其他支派的人代理。另外,尼提宁是圣殿中的仆人,服苦的人,专门协助服事利未人。他们的后代被掳后仍然带着尼提宁的身分,跟利未人住在一起。以斯拉认为呼召利未人回归的同时,不能忘了尼提宁,因为他们都是能在圣殿内工作的人,他们没人回去也是不行的。
以斯拉极为重视这件邀请的工作,就告诉这十一个代表见到易多和尼提宁首领的时候该说什么话,无论如何务必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协助。以斯拉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成就是掌握在神的手中,所以必须要有神的感动和帮助。
“蒙我们神施恩的手帮助我们,他们在以色列的曾孙、利未的孙子、抹利的后裔中带一个通达人来;还有(就是)示利比和他的众子与弟兄共一十八人。又有哈沙比雅,同着他有米拉利的子孙耶筛亚,并他的众子和弟兄共二十人。从前大卫和众首领派尼提宁服事利未人,现在从这尼提宁中也带了二百二十人来,都是按名指定的。”(8:18-20)
神不但让以斯拉在亚达薛西王和大臣以及犹大领袖面前蒙恩,诸事顺利,现在也帮助他所差派的代表,让他们成功地说服了易多和尼提宁。从他们列出愿意回归利未人的身分,就知道那是经过非常谨慎的求证,在短时间内找来利未的后代一共38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以回归总人数的比例来看,比第一次回归的情况要好很多。
根据出埃及记6:16,19节的记载,利未的儿子是革顺、哥辖、米拉利,米拉利的儿子是抹利和母示。利未人回归38人的名单中前面18人是抹利的后代,后面20人是母示的后代,所以这些人都是出自米拉利家族。而这个通达人就是示利比,他和哈沙比雅都是利未人的领袖,后来以斯拉还会派给他们重要的任务。
尼提宁中愿意回归的人数远超过利未人,虽然没有名单,但是以斯拉说他们都是按名指定的,表示他们的身分都已经确认了。他们要一同回耶路撒冷去在圣殿中担任最低层的工作人员,并照大卫所定的规矩服事祭司和利未人,让祭司能顺利早晚献祭,让利未人能执行他们轮派守门、管理圣殿、歌唱及其它献祭准备的职责。
“那时,我在亚哈瓦河边宣告禁食,为要在我们神面前克苦己心,求他使我们和妇人孩子,并一切所有的,都得平坦的道路。我求王拨步兵马兵帮助我们抵挡路上的仇敌,本以为羞耻;因我曾对王说:我们神施恩的手必帮助一切寻求祂的;但祂的能力和忿怒必攻击一切离弃祂的。所以我们禁食祈求我们的神,祂就应允了我们。”(21-23)
这些利未人和尼提宁到亚哈瓦的地点报到集合,以斯拉担心的事情终于解决了,他就向所有人宣告禁食,要求大家都向神克苦己心,祷告祈求,一起为前面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为所有的百姓、妇人、孩子们以及一切随行的财物行李祷告求神赐下平安。
以斯拉自己有一个反省,他曾经向王说过耶和华神必然会在一路上保护他们这些寻求神的人,并以能力和愤怒攻击一切离弃神抵挡神的仇敌,所以他们的安全无虑。但是他却又求王拨派步兵马兵跟着回归的人,一路上以武力保护他们的安全。以斯拉是被亚达薛西王差派的钦差,肩负王所托付的任务,王拨派军兵随行是理所当然的。
但以斯拉知道这趟行程不能靠军兵,不是靠车,不是靠马,乃是要完全倚靠神。以斯拉觉得既然神与他同在,让他凡事顺利,他却还想要依赖王的兵马保护,这个没有信心没有见证的举动让他自己深觉羞耻。所以他让所有回归的人都明白,这趟遥远的路程上有许多艰难险阻,要平安通过顺利回到耶路撒冷,必须祈求神亲自的施恩保守。他带领百姓一起禁食,同心合一向神祷告祈求,神就应允了他们。(待续)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生命季刊董事。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