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河东的支派为什么筑坛?(含音频)

—— 耶和华你们神照着祂所应许的,使你们弟兄得享平安

 


 

 

证坛事件(上)

约书亚记系列文章(22)

 

文 | 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请点击阅读:

约书亚记系列文章

 

音频为虹雨姐妹朗读


 

约书亚记22:1-14

 

“当时,约书亚召了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来,对他们说: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遵守了;我所吩咐你们的,你们也都听从了。你们这许多日子,总没有撇离你们的弟兄,直到今日,并守了耶和华你们神所吩咐你们当守的。如今耶和华你们神照着祂所应许的,使你们弟兄得享平安,现在可以转回你们的帐棚,到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东所赐你们为业之地。”(约书亚记22:1-4)

 

在以色列军队中有一批人,就是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从河东派来的兵丁,凡摩西和约书亚所吩咐的他们都做到了,也守住神所吩咐他们当守的,一直坚守他们的岗位,没有中途离开。现在迦南地分地的任务完成,各支派都得地为业,安家生活了,按着过河前讲好的约定,该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了。这个约定记录在第一章。

 

“约书亚对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说:你们要追念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话说: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得享平安,也必将这地赐给你们。你们的妻子、孩子,和牲畜都可以留在约但河东、摩西所给你们的地;但你们中间一切大能的勇士都要带着兵器在你们的弟兄前面过去,帮助他们,等到耶和华使你们的弟兄像你们一样得享平安,并且得着耶和华你们神所赐他们为业之地,那时才可以回你们所得之地,承受为业,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东、向日出之地所给你们的。”(1:12-15)

 

 

这个约定中约书亚引用摩西的话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约但河西的土地,迦南地,是神赐给九个半支派为业的,那才是永远之约中所说神所赐的应许之地。约但河东的土地是摩西指定赐给这两个半支派的。从民数记我们知道是他们先要求分地。摩西定的条件是当他们的兵丁帮其他支派在河西打完仗,让他们得地为业享平安了,他们就可以回到河东与家人团圆,神就让他们也得地为业。

 

耶和华神借着摩西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经过旷野,终于进入迦南地,得地为业。百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迦南地敬拜事奉耶和华神。但是现在以色列族基本上分成了两半,九个半支派在迦南地,两个半支派在河东基列地巴珊地。会幕约柜都在河西,九个半支派向神敬拜献祭问题不大。但是河东的支派呢?约书亚看见了这个隐忧,特别嘱咐这两个半支派的人,回到河东之后当作的事:

 

“只要切切的谨慎遵行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诫命律法,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祂一切的道,守祂的诫命,专靠祂,尽心尽性事奉祂。于是约书亚为他们祝福,打发他们去,他们就回自己的帐棚去了。”(22:5-6)

 

约书亚强调耶和华是你们的神,他吩咐的只有一件就是要求他们遵行诫命律法,爱神靠神事奉神。因为这就是所有支派共同的信仰,敬拜事奉耶和华神。这也是以色列民族跟世界上其它各族的人最大不同的地方,他们是神的选民。

 

“玛拿西那半支派,摩西早已在巴珊分给他们地业。这半支派,约书亚在约但河西,在他们弟兄(以法莲)中,分给他们地业。约书亚打发他们回帐棚的时候为他们祝福。”(22:7)

 

 

第七节有一个很特别的说明,就是关于玛拿西支派在约但河两边的地业。玛拿西那半支派也就是约但河东在巴珊的地是摩西给的,而约但河西这半支派的地是约书亚在以法莲地业中分给他们的。玛拿西支派得到两分地业,这样的结果其实是一个预言的实现。

 

据创世记的记载,玛拿西本来是约瑟的长子,但是当约瑟带着两个儿子去给雅各祝福的时候,雅各却把弟弟以法莲立在哥哥玛拿西之上,预言以法莲将来的发展将远高过玛拿西。约书亚是以法莲人,现在成为全以色列会众的领导,主导分地,临行又以长子的口吻嘱咐东玛拿西的人。后来南北国列王时期,南国叫做犹大国,北国又叫做以法莲国,这完全实现了雅各当年的祝福和预言,以法莲要在玛拿西之上。

 

“对他们说:你们带许多财物,许多牲畜和金、银、铜、铁,并许多衣服,回你们的帐棚去,要将你们从仇敌夺来的物,与你们众弟兄同分。于是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从迦南地的示罗起行,离开以色列人,回往他们得为业的基列地,就是照耶和华藉摩西所吩咐的得了为业之地。”(22:8-9)

 

约书亚提醒他们把这些年在迦南地征战的战利品,包括财物、牲畜、金银铜铁,和衣服,带回家去分给那些没有一起过河来打仗的弟兄们。提到金银铜铁,也显示铁器时代初期,他们能拥有金属是很不容易的。第四章记载两个半支派当初过河的时候,一共只有四万兵丁,其它三分之二的兵力留在河东保护家园。约书亚的意思是不论前方打仗或是后方留守的,都应该得到奖赏。

 

两个半支派的兵丁从迦南地约柜所在地示罗出发回基列地,经文形容他们离开以色列人,22章后面的经文也完全把迦南地九个半支派的人称为以色列人,而约但河东的人只称为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难道河东的人就不是以色列人了吗?表面上看不太出来,但这个疑问似乎隐藏在经文当中,这些河东人难道不会有什么想法吗?第九节是一个伏笔,要引出接下来发生的一个事件。

 

 

两个半支派的人在过约但河之前突发奇想做了一件事,几乎引起以色列人内战。这一章经文从第十节到34节的内容架构是交叉对称的写法,从事情的起源,冲突的发生,到问题逐步的解决,环环相扣,这样的架构在描述事件是非常有意思的,用这种写法就是要凸显这个事件的原因,在最中央的经文就是24-28节。我们照着顺序来看。

 

“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到了靠近约但河的一带迦南地,就在约但河那里(西边)筑了一座坛;那坛看着高大。”(22:10)

 

 

两个半支派的人完成了在迦南地帮忙兄弟支派打仗的任务,带着祝福和许多的战利品要过河回到基列地,摩西所赐给他们的地业,跟家人团圆。但是他们在过河前,在约但河的西边,靠近便雅悯支派地业的边界,在吉甲附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建筑了一座坛,然后才过河回家。经文用高大来形容这个坛,这个字在出埃及记曾经用来描述摩西所看见燃烧的荆棘,所以高大这个字也有很特别,容易吸引人的意思。不论河东河西的人远远的都可以看见这个高大的坛。

 

“以色列人听说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靠近约但河边,在迦南地属以色列人的那边(河的西边)筑了一座坛。全会众一听见,就聚集在示罗,要上去攻打他们。以色列人打发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往基列地去见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又打发十个首领与非尼哈同去,就是以色列每支派的一个首领,都是以色列军中的统领。” (22:11-14)

 

经文又用以色列人而不用九个半支派的人,似乎要跟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区分开来。当他们听说两个半支派的人建造了这个高大的坛,而且建在河西的迦南地境内,令人侧目疑惧,他们马上做出很激烈的反应。各支派的领袖代表就群聚在示罗开会,示罗是那时以色列人的敬拜中心,因为帐幕和约柜都放在那里。

 

主战派想发兵去攻打河东的那两个半支派,但是大会决议先组成谈判的代表团,在动武前先把事情弄清楚,给对方一个机会解释原因,把话说明白。代表团的领导是祭司非尼哈,加上九个半支派,每支派选出一位代表,这十位代表都具有军人领袖的身分。所以这个代表团就是主战派,谈判背后战争的气氛非常浓厚。如果没有满意的解释答复或是解决方案,东西内战将无法避免。(待续)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生命季刊董事。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创世记系列

出埃及系列

马太福音系列

加拉太书系列

歌罗西书系列

提摩太前后书系列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系列

但以理书系列

以斯拉记系列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