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道路(含音频)

—— 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因为基督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

 


 

新年、新道路

 

文 | 曲雅各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薇言姊妹朗读:



 

天的这个时代,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对教会来讲,逼迫患难成为常态,似乎道路越来越难走,教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曾几何时,许多主内肢体都满怀信心,认为宗教政策会越来越宽松自由,教会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现在呢?又走向了悲观失望,对前途感到渺茫。那么,如何用属灵的观点看待这一切呢?

 

希伯来书给了我们答案,作者在圣灵的启示下,讲到了教会在末世所遇到的一切。作者没有说未来宗教政策会越来越宽松,教会的明天会越来越好,反倒是说邪恶势力对我们的信仰恨之入骨,在各个领域里发起了进攻,逼迫、患难随时都会伴随着基督的跟随者。但我们不必悲观失望,倒要有充足的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因为耶稣是信实的,祂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

 

一、温柔的劝勉(19-25节)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10:19~20)

 

 

也就是说,我们不像过去旧约的那些大祭司,他们只能够遵照律法,透过献祭动物的血,然后恐惧战兢地、小心翼翼地来到至圣所;我们是坦然无惧地进入至圣所,因为上帝的儿子耶稣为我们的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祂舍命流血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得以救赎。19~23节这一段其实讲的就是福音,讲的就是十字架的道理。歌罗西书120节说: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流的血成就了和平。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的是,藉着基督的血,我们可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坦然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词,因为坦然是一种以信心为力量的放胆无惧,相信耶稣的血已经为我而流,相信祂在十字架上已经挽回了神的愤怒;相信耶稣基督的血,已经洗尽了我们一切的不义(王峙军,段2)

 

希伯来书10:21-25——

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2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23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致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24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希伯来书10:22继续说身体用清水洗净了。这里的清水不是我们基督徒的洗礼,这里跟洗礼无关,不是那个物质的水洗,而是指基督徒接受圣灵重生的洗,是跟悔改有关的。因着耶稣在我们身上做了赦免的工作,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因此,我们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其实诚心与充足的信心是指同一件事。信心必须是真诚的,信心如果不真诚,那就是虚假的,不是真正的信心。

 

前几年,去了一趟边疆地区,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持守信仰需要付出代价。有一个地方主管部门把他们打成邪教,如果再继续坚持聚会,主要同工有可能就会坐监并判刑。当地的负责人出走外地暂避风头,其他的同工和几百位信徒,分成小组,继续坚持聚会。到了现在,大的风头已经暂时过去,教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坚固。最近他们的主要同工都进入了网络学习,这是非常宝贵的。

 

还有一位牧者,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被押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出来的时候,主管领导多次威胁说:如果你再进行活动,下次进去就别想出来了。这样的威胁对他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来说是很真实、也是很可怕的,但他仍然勇敢面对,去各地探望弟兄姐妹,不遗余力地为主奔跑尽忠。他的表现,激励了周围的许多弟兄姊妹。

 

基督徒在逼迫患难的环境中更要彼此相顾,互相勉励,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关于爱,有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19)不是我们爱上帝,是上帝先爱我们;不是我们先寻找祂,是祂先寻找我们;不是我们拣选祂,是祂拣选我们。这里又说要:勉励行善。爱心和行善是蒙恩得救的基督徒所拥有的外在凭据,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今天社会上行善的人不少,其中有些是出于上帝赋予人的良心,有些还带有种种功利色彩。但基督徒的行善是完全不同的,是来自于神,本乎于我们的内心,是无可指摘的(原文字典,来10:24)。旧约中有十一奉献的命令(27:30;民18:2426),新约有关基督徒奉献的要求实际上是更高了,那就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12:1),这不只是金钱,而是你的身心灵全部地奉献。新约更是明确的说,我们是神的管家,作为管家,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忠心(林前4:2)。所以,奉献、行善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敬拜。

 

有一个警察,很早就信主了,信主以后,他非常火热,热心的参加教会的各样活动。有一次他在众人面前分享,当时我也在场,他说他信主以后,生活方式完全改变,恳切地读经、祷告,其它方面他都开始按照圣经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只有十一奉献他行不出来。有一天来了一位传道人,他就问:基督徒必须要十一奉献吗?结果人家的回答是很肯定的,没有任何其它选择的余地。从此以后,他就开始十一奉献,第一次拿出十一时,感到太多,有点舍不得,以后越来越习惯,如果偶然没有做到的时候,反而心中不安。希伯来书的作者勉励我们要激发爱心,意思是要彼此激励,相互鼓舞。原文的意思有突然发作,这就是说,当你哪一天突然明白这一道理以后,不要再有任何的犹豫,要立即开始实行。

 

在今天的环境下,正常的聚会处处都受到拦阻,一些人因为胆怯就不来教会参加聚会;一些人因为受生活的缠累很少聚会;他们因着缺乏团契生活就软弱退后,起初的爱心、热心渐渐地失去。有人问宋尚节博士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持热心?他回答说:你像一块火炭,火炭不要自己在旁边燃烧,那一下子就冷了,你要跟大家一起烧,就会越烧越热。宋博士的意思就是在信仰中,不要一意孤行与人分开,你要过一个肢体的生活,常常聚会,圣徒相通,彼此劝勉,共同长进。

 

有一个地方在前几年抓了十多位同工,他们被释放以后,有一段时间非常软弱,胆怯惧怕,不敢与其他主内肢体接触,也不敢聚会。但是有生命的基督徒不可能停止聚会,神的灵一直在感动他们,慢慢地他们小心翼翼地开始聚会。那天我们去探望他们,有十几位同工在一个家庭聚会点和我们见面,我们一行先分享了这次来的目的,分享完以后,他们中的一位姐妹说:请你们分享一点神的话语。我们还没有作出反应,接待家庭的老姊妹就从里屋抱出约10本圣经,就要聚会。真是感谢神,在这种环境中举行了一次聚会,是非常宝贵的。

 

希伯来书在这里提出: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聚会停止惯了,就是不去聚会已经习惯了,已经习以为常了。唐崇荣牧师说:他们不感到聚会是必要的;停止惯了的人不会感到停止聚会就是停止敬拜;停止惯了的人感到不聚会就很自由很舒服;停止惯了的人不感到停止聚会有什么不妥和缺乏,有什么亏损(唐崇荣,段3)

 

 

这节经文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人们对这句话的认识太表面化了。不可停止聚会,这里的不可,是一个命令。停止不是说我停了几次聚会,或停了一段时间的聚会。停止一词的原意是离弃、放弃的意思。如果这里翻译成不可离弃聚会的时候,你的心就可能有点震撼了。希伯来书的作者认为,那些停止聚会、离弃聚会的人,他们不聚会,就等于是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就是要准备离开弥赛亚的纯正信仰,回到以前的光景之中。

 

有人说我只是停了几次聚会,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你这是小题大做。我们从圣经看,罗得不是一下子就到了充满罪恶的所多玛,而是渐渐挪移帐篷,最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停止聚会是离弃信仰的一个信号,一个很可怕的信号。

 

这是全本圣经唯一一次提到聚会不可停止的经文。犹太人把礼拜的一天看得非常神圣,直到今天,他们在安息日停止一切工作去敬拜神。他们甚至到了一个苛刻的地步,就是为了不违背安息日不做工的原则,在安息日的一天,他们在电梯上连按键都不动手,提前设计了每层都停。我们新约时代的神的儿女,当然不能这样迂腐,但以色列人敬虔的心我们不能轻看,主日对我们来说是敬拜的一天,除非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这一天什么事情都不能比去教会敬拜更重要,礼拜天去敬拜是我们的责任。

 

唐崇荣牧师有一次别人带他去一个医院看望一个临终的病人,去了以后就向这位妇女传福音,随后唐牧师问你愿意不愿意我为你祷告?她点头表示愿意。唐牧师说他平时为人祷告时先唱一首歌,以前大多时候总是唱《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那天不知为什么开口就唱了:我虽然忘记主,主永远不忘记我!在唱的时候,这位病人一直在流泪,唐牧师就问:你为什么这样难过?她说:这首歌是我从前唱过的。这位妇女就讲了在36年前,当时在国内参加了宋博士的奋兴会,宋博士在奋兴会时就唱的是这首歌。后来她就嫁给了南洋一位不信主的人,36年的时间不祷告、不聚会。她说:今天我病重的时候,上帝派你来看望我,告诉我:我虽然忘记祂,祂没有忘记我。

 

有些人停止惯了,即已经形成了习惯,成了他的生活或生命形态。一旦形成习惯之后,结果就是离弃基督信仰。停止聚会,在希伯来书的作者看来,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缺席几次聚会,而是一个放弃弥赛亚信仰的信号。这个警戒也是对今天每位基督徒的提醒。所以,每位神的儿女都要参加主日崇拜,没有特殊原因,要雷打不动的去教会敬拜!好的聚会是非常宝贵的,在聚会中用神的话彼此劝勉,在爱中彼此联络,这样我们就能够不断长进。因为那日子临近,就是耶稣再来的日子,我们更应该警醒。

 

二、严厉的警戒(26-31节)

 

26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27唯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28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29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做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30因为我们知道谁说申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31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希伯来书1026-31

 

 

前面是几项劝勉,主要有: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不可停止聚会等。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严厉的警告,首先就是不可故意犯罪。如果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结果只能是烈火的审判。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好像故意犯罪就不能得到赦免,实际上,这里的故意犯罪也不是犯一两样小罪的问题,而是指着离弃信仰所说的。正如希伯来书所强调的,得知真道即领受了真理的知识,然后背道其后果是可怕的,其结果就是灭亡。本段所描写的背道的罪是使信徒一去而不能复返的罪,是持续性的。其原因正是:基督已献上了一次而完全的祭物,此祭献是不必亦不能重复的(10101214),背道者却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29),故此就不再有任何可以赎罪的祭物”(现中,来10:26)

 

二战时期的德国,有一位反纳粹的自由主义者,被拘禁遭受严刑拷打,在监狱中他能够不屈不挠,坚持真理。但当他偶然得知出卖自己的人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时,顿时心碎而死。敌人的迫害,人可以抵受得住,打击来自心爱的人,往往能够致人于死地。的确如此,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舍命流血,担当我们一切的罪愆,为我们做成了永远的救恩。你明明知道这位救主,知道祂十字架的救恩,却离弃信仰,那就是明知故犯。那么,赎罪的祭就没有了,惟有战兢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

 

希伯来书的作者,惯用的手法就是在警戒后,有劝勉和安慰,本段经文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是:我们的大祭司耶稣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又新,是因这条路是旧约所未有的,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条路,也不可能走这条路,到了新约才有这条路。这条路是耶稣为我们开的,基督就是道路。因着耶稣的死而复活,给我们赢得了进入父神面前的信心(乔治·格思里,2006,页351)。这条路又是活的,其特点是不再死亡,而是跟随复活主的路,是我们和复活主一起走这条路,最后使信主之人,得着生命与能力,得着永远的拯救!正是有这样一位救主,祂以自己生命的代价,成就了救恩,使我们这些该死该灭亡的罪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何等大的救恩。所以,我们这些基督的跟随者,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致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10:23)今天的这个时代,虽然正在经历逼迫、患难,但不要灰心丧胆,而是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因为基督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

 

 

参考文献

乔治·格思里(2006)。《希伯来书》。陈永财译。香港:汉语圣经协会。

王峙军(2022411)。十字架开出又新又活的路:中国福音大会2011信息。《生命季刊》,621-3

唐崇荣《希伯来书解经》。https://www.guizheng.net/jiejing/tangxibolai/1/055.htm

《希伯来书:信望爱注释》,电子版。

 

曲雅各 中国大陆传道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4点开始,次日清晨8点结束

周五:4点至8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