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当如何看待胎儿的基因编辑?

基督徒当如何看待胎儿的基因编辑?

文 · 晓勤

据报道,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他的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至少七对夫妇的受精卵上,修改一个叫CCR5的基因。 这个基因修改,被认为可以使婴儿获得对艾滋病的天然免疫力。并且,其中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双胞胎,于11月在中国诞生。如果属实,这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随后,中国122位科学家,联合签署声明,对此项研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以下为声明原文摘要:

…… 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问题不解决,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 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 确实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来的孩子一段时间内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义和将来继续执行带来的对人类群体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作为相信圣经的基督徒,我们严厉谴责这种编辑人类基因的行为,理由如下。

 

在受精卵的一条基因链上,修改一个基因,就像站在远处,对准一堆珍珠项链射箭,目标是射中其中一颗珍珠。失误的可能性很大,每次100% 击中目标珍珠,是不可能的。 有可能没有射中目标珍珠,却射中其它珍珠,产生一个失误基因变异的受精卵;有可能射中了目标珍珠,同时也损伤了其它珍珠,产生另外一个失误基因变异的受精卵……

 

因此,相信露露和娜娜的爸爸妈妈,远远不止提供了两颗受精卵。露露和娜娜,应该只是其中两个成功编辑基因的受精卵。那么,那些失误基因变异的受精卵,怎么处理? 毁掉受精卵,等于早期堕胎,这是上帝恨恶的谋杀生命行为。 因为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是单细胞的生命,是胚胎的开始。如果留下受精卵,这样发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有严重的先天缺陷,这种缺陷可能比患艾滋病更糟糕。

 

即使每次100%击中基因目标,也非常危险的。科学家对人类基因的了解,最近几十年虽然突飞猛进。但如同画一个圆圈,圆圈里面代表现在我们对人类基因的认知,圆圈外面代表我们不知道的基因信息。圆圈外面无限大,我们很难知道我们到底不知道什么。我们并不完全知道,那个基因的改变,对未来有什么样深远的影响。

 

药物在人体,一般是暂时的,几天或一段时间后,就会排出体外。而基因改变,是永远的。不光是永远停留在受者的身体里,还会借着生育孩子,进入人类共同的基因库。即使露露和娜娜现在看着正常,我们不知道改变的基因对她们将来有什么影响,也不知道对她们的后代,甚至对人类共同的基因库,有什么影响。

 

在人体里短暂停留的药物,被正式用来治病之前,必须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再经过一期,二期,及三期临床实验等,前后跨越好些年。这期间,医药公司多次把实验进展及结果,申报给美国联邦医药食物总局。这些报告,被各个领域的专家审核评判。很多药在审核过程中被枪毙,哪怕已经投资了上亿美元。如果任何人把没有被许可的药,擅自用于他人体内,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而这个永久性基因改变,可能祸及多代的基因改变,这么容易就直接做到人身上了!那些受者可能无知,不懂科学及后果。但是,那些牵涉的科学家们,医生们,大学研究所及医院的负责人,政府机构负责人等,都干什么去了?!不敬畏上帝的人,真是为所欲为,没有道德底线。

 

防止艾滋病,不需要改变基因,有更符合圣经真理的办法。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男同性恋人群,拥有多个性伙伴的人群,共用针头注射毒品的人群,艾滋病母亲传给胎儿的人群。极少数发生在无辜人身上,如给艾滋病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输血时接受了艾滋病人献血的人等。 如果遵循圣经真理,尊重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婚姻,杜绝一切婚前婚外性行为,一般不太可能染上艾滋病。况且,即使基因编辑100%按照预期成功,没有其它恶果,也不能保证一定不得艾滋病。

 

非洲国家乌干达,曾经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该国政府极力宣传推广在性生活上自律,人民实行自律性行为一段时间后,艾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艾滋病的经典模范(参1)。

 

参考资料

1.Edward C. Green, Daniel T. Halperin,Vinand Nantulya,and Janice A. Hogle. “Uganda’s HIV Prevention Success: The Role of Sexual Behavior Change and the National Response”. AIDS Behav. 2006 Jul; 10(4): 335–34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544373/

 

|  林后1:4  |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