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
更美的指望:
永远的大祭司(上)
希伯来书系列文章之四
文/何春勋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希伯来书6:4-20; 7:1-19
希伯来书前1-10章分成七段信息,第四段信息就是希伯来书的中心主题,整卷希伯来书的内容都是环绕这个主题:更美的指望:永远的大祭司。这是谁的指望?就是所有信靠主得救的人。希伯来书要如何介绍这个更美的指望呢?既然这个指望跟我们有深切的关系,所以经文要从所有信徒的信仰光景这方面开始谈起,然后导入这个更美的指望。
中心主题信息经文涵盖从6:4到7:19。开始的6:4-12节是以交错对称形式来编排,让我们从结构中所显现反差的比较,很容易就知道后半部9-12节是他强调的。4-5节那些人蒙了光照尝过天恩滋味有好的开始,对比12节说另外一些人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坚持到最后;6节信主的人如果离弃真理,他们等同羞辱拯救他们的主;对应到10-11神不会忘记那些殷勤做主工,常常接济帮助圣徒的人;
7-8节离弃主的人最后的结局就是被主废弃近于咒诅;平行对比到9节殷勤做工持守信心忍耐的人必蒙主祝福近乎得救。经文当中刻意用了第三人称“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们”来区别反差。
希伯来书用这个对比工整的论述来做一个引言,要引出接下去6:13-7:19所要讲的中心主题,这两种反差结局的原因就是有或没有持定那更美的指望,坚持到底。这也是延续第三章提出的议题: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神的家。现在我们来仔细分析6:4-12这九节的内容。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希伯来书6:4-5)
前一章谈到基督徒要离开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在这段生命长进的过程中,基督徒的生命会有五种经历,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于圣灵有分,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是五种满有祝福恩典的经历。但有这种经历的基督徒当中,还是有人后来偏离道理,甚至放弃了信仰,不再持定他一直承认的福音真理。对于这个情况,希伯来书提出了一个反省和讨论来探究原因。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五种经历。
首先提到“光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保罗在没信主前,拿着大祭司的命令去大马色抓基督徒,在路上突然主的光四面照着他,让他眼睛瞎了,进城后有一个门徒亚拿尼亚就帮助他悔改信主受洗,恢复视力,后来保罗成为主的重要工人,传福音建立教会。当神光照人,是照人的内心,让人醒悟过来,就好像黑暗的房间电灯打开了,让人能看见能明白真理,相信福音,离开黑暗,进入光明。
第二是天恩,从天而来的恩典,是神所赐给人的恩典,本来人是不配得到的,但因着神爱世人,让相信的人白白的得到。凡是信主得救的人都尝过这天恩的滋味,美好神圣。
第三是圣灵,耶稣复活回到天父那里,就差遣圣灵保惠师来进入信徒的心中。因着圣灵的同在,基督徒身上有圣灵所结的九种果子,被圣灵感动,被圣灵责备,这些就叫作于圣灵有分。
第四真理的圣灵引导信徒进入真理,让他们吃进去属天的灵粮,就是神的道,神的话语能快活人的心,能明亮人的眼目,神的道是活泼有功效的,比两刃的利剑更锋利,神的话比蜜更甘甜,能使愚人有智慧。熟读明白圣经的人都尝过这样的滋味。
第五从神的话语和圣灵的启示,人可以觉悟来世的权能。深入了解到神的公义,耶督基督的再来,以及将来的审判,每个人到了末日都要在神面前交账。
“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6:6)
有过这五种经历的人有一天如果离弃神,表示说他的信仰光景看起来非常好,但只是表面,他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向善。信主开始的一段年日,他的信心很好,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但因着世俗的引诱、撒但的攻击、私欲的出现等等情况,他很可能失脚跌倒了,失去信心,甚至犯罪,逐渐离弃神,最后否认主,不再走永生的道路。
果真走到这个地步,他就抹去了过去对主的实际经历,也片面否定耶稣基督已经成就了的救恩。一个已经信主受洗的人,任意犯罪离弃神否认主后,可以随己意重新来过吗?前次信主受洗不算,重新再洗一次吗?不行,因为他这样做等同要把耶稣基督重新钉上十字架,羞辱主。神绝对不容许这样的事情。
“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6:7-9)
经文用了一块田地中生长作物的情况来比喻,一块田地从撒种开始到作物成熟,经过了农夫的耕作和雨水的浇灌。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农作物有满意的收成,这是神的祝福。另外一种是田里没有收成,而是长满无用的荆棘和疾藜,就像被咒诅了一样,结局就是焚烧。同样一块田地耕作灌溉,结果完全没有收成,表示整个成长过程中出了问题,一直到收成的季节都没有解决。
这个比喻形容一个人如果决定要离弃神,在最后走向灭亡之前都还有补救恢复的可能,因为神仍然给他机会回头。耶稣的门徒彼得曾经三次否认主,他是一时的害怕软弱。当耶稣转身看彼得的时候,他就出去流泪痛哭,为什么?因为他警觉自己犯下大错,他立即悔改了。多马也曾经怀疑过主的复活,当主再次向他显现,要他用手摸主的伤痕证实他所看见复活的耶稣,多马没敢伸手,马上悔改不再怀疑,当场称呼我的主我的神。彼得多马都是得救的人,为神所重用。
卖主的犹大呢?在最后晚餐中耶稣揭露有人要出卖他,给了犹大回头的机会,但犹大硬着颈项坚持不回头;后来耶稣对犹大说:你所作的快作吧!结果犹大执意出卖了耶稣,他终究没有得救,走向毁灭。
马太福音10:33耶稣曾经警告过门徒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希伯来书一方面对那些离弃神的人和他们的作为,提出严厉的指责和警告;另一方面称赞收信人的爱心行为,因为他们在神救赎相关的事情上,确实有得救的表现。他们做了什么事?
“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做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希伯来书6:10-11)
基督徒得救的记号可以从各人的言语行为和爱心信心上看出来。圣经的原则是,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有信心也有好的行为就是活的。神绝不会忘记这些人为神所做的工作,就是奉神的名对别人所显出的爱心,让主的名得着荣耀。
他们长时间服事圣徒,接待门徒,接待先知,他们在爱心服事人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耶稣说过:接待先知的人就得着了先知的赏赐,接待义人就得了义人的赏赐。拿一杯凉水给最小的人喝就是接待主。有人接待远客就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所以当你为主的名服事别人,虽然微不足道,也可能没人在意,但神绝对不会忘记你所做的。基督徒的爱心,盼望都有了,他们还需要一项。
“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希伯来书6:12)
这些殷勤服事的基督徒,要效法那些凭着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有满足的指望,不懒惰不灰心,坚持到底。这九节交错对称的经文引出一个讨论就是:谁是那些凭着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而他们承受的又是什么应许?他们凭什么可以承受神的应许呢? (待续)
何春勋 来自台湾,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荣休牧师,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