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神与顺服神(含音频)

—— 等候神带着信心和期盼;顺服神是看到神的旨意就完全地信靠跟随

 


 

等候神与顺服神

 

文/苏湖港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慕溪弟兄朗读:

 

等候与顺服神是圣经中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主题,它们共同构成了信徒与神之间的互动与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对神的深刻信赖和回应的双向交流。等候神意味着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保持对神的信赖,耐心等待祂的时机与引导;正如以赛亚书40:31所说: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而顺服神则是信徒对神旨意的积极回应,愿意按照神的命令和计划行事。正如撒母耳记上15:22提到: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神看重内心真实的顺服。顺服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出于主动对神全然的信靠而甘愿遵行祂的旨意。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在《基督教要义》中强调了神的绝对主权与人类的有限性。他指出,我们在等候神的时候,需要接受神的时间和安排,这是一种谦卑的姿态,认识到人的意志应当顺服于神的旨意。加尔文认为,人的心灵必须安静在神的面前才能真正理解神的计划并在顺服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因此,等候与顺服神并非独立的行为,而是相辅相成的信仰历程。我们在等候神的时候,其实是在锻炼内心的顺服;而顺服神的旨意,又往往要求我们在祂的时间表里耐心等候。这种二者的结合,最终成就了我们与神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使我们在属灵的道路上行走得更加坚定、充满盼望。

 

等候神:信心与耐心的表现

 

圣经中,等候神常常与信心相连。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信靠,是对神绝对的依赖。诗篇27:14说: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这里的“等候”不只是静止不动,而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强调在面临考验时的内心勇气与信靠。这种等候需要信心,它不仅考验我们的耐心,还深刻磨练我们的属灵生命。

 

亚伯拉罕的信心与等候是圣经中最经典的例子之一。神应许亚伯拉罕一个子嗣,但从应许到实现,亚伯拉罕等了多年,直到他百岁时才得到了儿子以撒。这漫长的等待展示了他对神的信赖之深。尽管面对年龄和现实的挑战,他从未怀疑神的应许,正如罗马书4:20所言:他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 这一段经文强调了亚伯拉罕的信心在等候中的成长与坚固,他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在信心中更加坚定,将一切荣耀归给神。

 

加尔文对亚伯拉罕的献祭看法,进一步揭示了等候神与信心的紧密关系。他在其《基督教要义》中评论道,亚伯拉罕不仅在此表现出了对神命令的顺服,更展示了他对神信实不疑的信靠。即便神的命令看似剥夺了他的应许,亚伯拉罕仍然相信神会信守祂的诺言,亚伯拉罕愿意献上以撒,显示了他不以自己的理解为前提,而是全然顺服于神的计划和主权。

 

因此,等候神是我们对信心的极大挑战和塑造。亚伯拉罕的生命为我们展示了等候的真正意义。他的信心不仅表现在外在时间的流逝,更是内心深处信靠神的持久过程。信心与耐心交织在等候的经历中,最终引导我们进入神为我们预备的丰盛应许。

 

顺服神:主动行动的信靠

 

顺服神是信徒在等候之后的实际行动。当神的旨意显明时,顺服意味着信徒要毫无保留地遵从神的命令。亚伯拉罕不仅仅是耐心等候神的应许,还在极端考验中展示了无条件的顺服。当神命令他将爱子以撒献为祭时,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创世记22:2-3中记载: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这里的“清早起来”显示了亚伯拉罕对神命令的迅速回应,展现了他毫不迟疑、完全顺服的心态。

 

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强调,亚伯拉罕的顺服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动,更是源自他对神绝对主权的深刻信赖。尽管神的命令似乎违背了祂先前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但他指出,亚伯拉罕的信心并没有因现实的矛盾而动摇,他相信即便以撒被献上,神也能使他从死里复活(希伯来书11:19)。这种对神至高无上的信靠,使亚伯拉罕能够超越个人的理解与情感,完全顺服于神的命令。

 

顺服的核心在于信心推动的行动,也是我们靠神的具体表现,它往往伴随着牺牲与不确定性。然而,这种顺服并非盲目,而是基于对神良善和全能的信靠。

 

耶稣基督的顺服在十字架上达到了人类顺服神的巅峰。在马太福音26:39中,耶稣在面对十字架的巨大痛苦时,向天父祷告: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耶稣深知即将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死亡,而是为全人类的罪承担极大的苦难和与父神的分离。然而,祂在极其痛苦的时刻,仍然愿意顺服神的旨意。加尔文在探讨耶稣的顺服时指出,耶稣的顺服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牺牲,祂将自己的意志完全交托给父神,展示了与父神之间最深的顺服与信赖关系。

 

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件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体现了顺服的两种极致形式:前者是一位父亲愿意将最爱的儿子献上,后者是一位儿子甘愿为父的计划献出生命。加尔文在解读这两者时,指出它们都共同指向了神的救赎计划,即通过顺服,神的旨意得以完全成就,而我们也因此得蒙救赎。

 

等候与顺服的关系

圣经中有许多例子展示了等候与顺服的紧密关系。诗篇37:7教导我们说: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心等候祂。” 等候神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带着信心和期盼,在祂的时机中行动。与此同时,顺服神的命令则是信徒在神显明旨意时毫不迟疑地跟随,正如腓立比书2:12-13所言: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

 

顺服不仅是行动的结果,更是神在信徒心中运行、带领的结晶。

 

 

耶稣基督的顺服为我们提供了终极的榜样。在希伯来书5:8中提到: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即使是神的儿子,耶稣也在等候与顺服中学会了顺从。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耶稣面对极大的痛苦,但祂仍然愿意顺服神的旨意,为人类的罪献上自己。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指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顺服不仅是对父神旨意的接受,更是为我们树立了顺服与信心的榜样。正是在这种完全的顺服中,神的救赎计划得以完成,而耶稣的复活也成为我们等候与顺服神最终得胜的标志。

 

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信徒,如中国的宋尚节,也以等候和顺服神的生命见证成为众人的榜样。宋尚节在困苦疾病中耐心等候神的医治与带领,之后他听从神的呼召,完全献身于福音事工。他的等候与顺服并没有立即带来外在的成功或荣誉,反而是在极大的试炼中显明出他对神旨意的全然接纳。通过他的事迹,我们看到了等候与顺服神所带来的丰盛生命,也提醒我们,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等候与顺服神都将带来最终的祝福。

 

总的来说,等候神与顺服神是信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塑造了我们与神的关系。当这两者结合时,我们的信仰将更加成熟,生命也会更加丰盛,最终体验到神所预备的美好应许与祝福。

 

苏湖港  现居马来西亚,参与教会事奉。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冬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4点开始,次日清晨8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