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牧者的榜样(下)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之四十三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使徒行传系列
本文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四、保罗的讲道
这大概是保罗一生中最重要的服事。之所以排列在本文的第四项,是按着这一主题在这段经文中出现的顺序,而不是按照重要性排列。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掰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徒20:7)
保罗和路加从腓立比坐船,航行五天到了特罗亚,在这里停了七天。因为保罗是在主日的次日也就是礼拜一离开,因此可以推算保罗大概是礼拜一到达特罗亚,他特地停留了一个礼拜,等到主日中信徒可以聚齐的时候,他向他们讲道、并且掰饼纪念主耶稣。
“七日的第一日”,这是新约圣经几处清楚记载的经文之一,表明基督徒的崇拜聚会是在礼拜天而不是在犹太人的安息日礼拜六。
“我们聚会掰饼的时候”,表明初代教会在主日敬拜中领受圣餐,通常也有基督徒的爱筵。
“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7-19)
这是保罗最后一次在特罗亚讲道,因为他第二天就要起行,他就对门徒讲道,直讲到半夜。实际上还不止是讲到半夜,因为下文说,他“谈论许久,直到天亮”。(徒20:11)
保罗一生最重要的服事就是讲道,当他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耶稣归信之后,立刻就在耶路撒冷“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徒9:29)
安提阿教会差派保罗和巴拿巴出去宣教,他们“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徒13:5)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罗在犹太会堂发表长篇讲道,证明耶稣死而复活成就赦罪救恩。
“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13:38-39)
在路司得城,保罗医治一个生来瘸腿的人之后讲道,告诫路司得人要“离弃这些虚妄,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神。”(徒14:15)
在腓立比监狱,他和西拉对禁卒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徒16:31-32)
在帖撒罗尼迦,保罗进入犹太会堂,“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徒17:2-3)
在雅典,保罗对这一群哲学辩士发表著名讲道:“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6-28)
在以弗所,保罗先是在犹太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神国的事”,然后是在推喇奴学房天天辩论,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人,都听见主的道。
如今,使徒行传二十章,是保罗最后一次在特罗亚向众门徒讲道,他从傍晚一直讲到天亮。他不顾自己旅途的疲乏劳累,也不顾自己次日的继续旅行,抓紧一切时机通宵达旦地传讲主的道。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Faith comes from hearing the message.)(罗10:17)
所以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五、保罗的关怀
“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保罗又上去,掰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领来,得的安慰不小。”(徒20:8-12)
这是使徒行传中保罗与彼得平行的使死人复活的神迹。
在聚会的楼上有许多灯烛,加上人多,消耗很多氧气,屋里氧气不足又比较温暖,更直接的原因是保罗讲道直到深夜,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睡着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死了。医生路加在场,可以证明是真的死了。
所以,主日崇拜睡觉是很危险的。一个传道人有关这段经文讲道的题目是:The danger of sleeping in Sunday worship!(主日崇拜时睡觉的危险!)
保罗非常忠心于讲道,但是当一个少年人摔到楼下,保罗却是赶紧终止讲道,跑到楼下,伏在这少年人身上,抱在自己怀中。
保罗这一连串的当作,让人想起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所做的。
“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王上17:21-22)
“(以利沙)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然后他下来,在屋里来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个喷嚏,就睁开眼睛了。”(王下4:34-35)
保罗“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徒20:10)
“Don’t be alarmed,” he said. “He’s alive!””(Acts 20:10)
然后,保罗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保罗又上去,掰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徒20:11)
发生这么大的事,有人坠楼身亡,设想通常会是怎样慌乱的情景。然而保罗不慌不忙地说,“他还活着。”于是上楼继续讲道,直到天亮。而众信徒也好像什么事没有发生一般,继续听道,直到天亮。
很显然,这是圣灵所行的神迹。然而,使徒保罗的一连串动作,跑下楼去,伏在少年人身上,把他抱在怀中,说他还活着,然后继续讲道。保罗的对那少年人的关爱以及他笃定的信心,成为那少年人、少年人的父母、以及特罗亚信徒的极大安慰。“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领来,得的安慰不小。”(徒20:12)
六、保罗的独处
“我们先上船开往亚朔去,意思要在那里接保罗。因为他是这样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他既在亚朔与我们相会,我们就接他上船,来到米推利尼。从那里开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对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来到米利都。乃因保罗早已定意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西亚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赶五旬节能到耶路撒冷。”(徒20:13-16)
保罗吩咐众同工乘船从特罗亚开往亚朔,他自己则从特罗亚步行穿过地岬到亚朔。坐船航行大约65公里,步行约30公里。
保罗为什么如此安排,请众同工坐船到下一站等他,而他自己则步行到亚朔与他们会合?
可能有几个原因:
1.保罗打发同工先行出发,自己留在后面与特罗亚众信徒依依不舍地做最后告别。保罗和特罗亚信徒都知道,这大概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2.圣灵已在各城里指证,保罗在耶路撒冷将遭遇捆锁与患难。因此,保罗需要一段与神独处安静的时间与主亲近,寻求神对他的旨意和安排。
3.保罗他们前面将到达米利都,保罗已经定意要越过以弗所,但他也决定要请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来,保罗也许要思考他对以弗所长老的信息。
作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需要经常性地单独面见神,亲近神,寻求神的旨意和带领。
这就是使徒保罗作为牧者的榜样:劝勉激励信徒,谦卑与人同工,预备问责机制,宣讲主的真道,关心安慰别人,常常与神独处。保罗的榜样,不仅是传道人应当学习,也是每一位信徒应当效法。
我们应当做什么?
1.我们的话语好像用盐调和,时常激励他人;
2.谦卑与人同工,也要竭力成为他人同工;
3.弟兄姐妹之间要互相监督,也彼此扶持;
4.无论得时不得时,要与人分享神的话语;
5.透过关怀、陪伴、分享、祷告安慰他人;
6.每人都需要定期花时间与神独处亲近神。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点–上午10点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晚5点至9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