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得救,永远得救

一旦得救永远得救

文·熊恩颂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回应大卫·鲍森否定“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讲道视频,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教导,即“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
 
这个话题持续了快两千年了,不断有“传道人”在重弹“一旦得救还嫌不够”的论调,需要“再接再厉、持续相信;不到最后,不敢妄论得救”。简而言之,他们在教导“人可能从恩典中堕落”的教义。
 
犹大书一章三节: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
 
论到这个话题,上帝的话才是唯一能引导我们,作一切我们认识上帝的合宜探讨。
 
腓利比书1:6,“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
约翰福音10:28-29,“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彼得前书1:5,“你们这因信蒙上帝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弟兄姐妹请看,保罗、彼得、约翰、主耶稣都明确无误地教导了“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每个真信耶稣的人,已经有了一个稳固的根基,使人可以在这个根基上成长。虽然错谬的思潮遍地泛滥,撒但也兴起属地的势力与我们为敌,又利用我们心中的自我和罪孽横加干扰,但是我们不但不会灭亡,反倒会永蒙保守,承受创世以来上帝为我们所预备的住处。我们虽然在地上,但是救恩却非常稳妥,上帝这样作,是要我们把得救的指望建立在上帝的恩典上,而不是建立在人有限的、可怜的努力上。这实在是信徒最大的安慰。
 
“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会使信徒产生一些疑问,以下尽量罗列,弟兄姐妹如有更多的问题,欢迎在这里公开交流。
 
1.问:信徒蒙保守不是因为善行,而是靠上帝的恩典,那样我们的善行还有什么价值?
 
答:奥古斯丁说:连同我们的善行,包括愿意行善的动机,愿意过圣洁生活的动机都是出于上帝的恩典。上帝对他百姓那无限、奥秘、永恒的爱,就是他们永不灭亡的保证。这爱不会起伏变化,也不会改变,因为上帝不改变。
 
2.问:基督徒真实得救,为何还会跌倒,甚至犯否认主的大罪?
 
答: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并不是说基督徒不会暂时犯罪,圣经告诉我们:就是最好的信徒也会暂时跌倒。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完全失败,因为上帝要把祂的恩典放在人心里,即使最软弱的圣徒也不至于落到永远背道的地步。“因为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他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即使像保罗这么伟大的使徒,论到他自己的个人经验时也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7:19)。”每一个真基督徒读到这里,都会深有同感。
 
基督徒犯罪,当然有失上帝儿女的身分。希伯来书说,犯罪的人是把上帝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来6:6)。大卫犯罪以后,虽然已经悔改,但是先知拿但告诉大卫:他的罪虽然得了赦免,他还是使“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大卫与彼得虽然一时跌倒,但是他们的本性中已经蒙了上帝的恩典,会把他们带回到上帝面前。犹大就不是这样,因为他不信(只是表面上信耶稣,跟随耶稣),所以他就永远沉沦了。
 
3.问:明明有些很好的基督徒后来放弃信仰,难道后来他们不是失去“得救”了吗?
 
答:外表信耶稣未必是真基督徒的明证,我们会遇到一些人看起来是真基督徒,却落到永远背道的地步。这对“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没有造成任何困难,圣经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基督徒,是常常会出错的,甚至根本没办法判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无数的例子。“感觉失去得救”的经验常常发生在真正悔改之前,那时他们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改变。这经验可能一再重复,但是每次当事人都还是回到他们原本的属世情形,对福音冷淡。这种经验与真实重生经验的差别,往往旁观者很难分辨,甚至当事人自己都未必清楚怎么一回事。主耶稣给了我们一个试验的方法,就是“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只有当这种经验产生圣洁的生活时,我们才能分辨出这两种经验的差别。但是我们判断自己就比判断别人相对容易;只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我真信耶稣吗?第二,我有成长吗?内心越来越靠近主,有诸内必行于外;两个答案都肯定,自己就是真基督徒。
 
4.问:“人可能从恩典中堕落”的教义,可以敦促信徒努力进天国;而“圣徒永蒙保守”的教义会不会使信徒懒惰,躺在救恩的保险箱中睡大觉呢?
 
答:一个人如果接受“人可能从恩典中堕落”的教义,确实可以敦促他努力,不过他还活在地上的年日里,他是不能确信自己是否永远得救的。他也许有把握现在得救,但是将来呢?他只能揣测自己可能永远得救,但是他不能确定。他看见有人信主起头很好,后来跌倒灭亡了。他有什么理由断定这样的事不会临到自己呢?如果“人可能从恩典中堕落”的教义正确,那么基督徒很危险,因为他们只是受造物,意志软弱而不完全,而他们永恒的命运却必须由他们这样的意志决定。凭自己的意志能持续择选正道的机率有多大?结论是接受“人可能从恩典中堕落”的基督徒永远没有安全感!
 
至于第二问,只有不信的人或尚未真信耶稣的慕道友才会这样问,因为上帝的恩典临到真信徒的话,他就不会懒惰,这里不是指他本性不会懒惰,而是上帝的恩典使他攻克懒惰,更能敦促他努力,竭力地去荣耀上帝;怎么可能在在救恩的保险箱中睡大觉呢?!真要那样的话,只能证明他没有蒙恩得救。
 
5.问:有些经文明明指出背道有严重后果,这又如何解释?
 
答:圣经确实警告人如果背道,或者离弃真道,会有可怕的后果。不过这些警告的经文另有用意:
第一,是为了引导人甘心遵行上帝的旨意。这些警告是使人恒久忍耐、谦卑、儆醒、殷勤的教导;
第二,“上帝劝人尽责”与“上帝给我们够用的恩典,使我们能够尽责”两者完全不抵触。圣经吩咐我们“全心爱主我们的上帝”,同时又说:“我要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遵行我的律例”;
第三,上帝这样警告信徒,是要叫我们更有信心,更多祈祷。
第四,上帝这样说,是要人知道他该作什么,不是要人知道他能作什么;要显明人的软弱,不是要显明人的刚强;
第五,上帝这样说,是要人知道人缺乏圣洁,必须依靠上帝;
第六,上帝这样说,可以约束不信的人,使他们不致妄为,又可以使他们在审判时无可推诿。
 
 
“结论”
威斯敏斯德信条十七章一节这样描述:“凡蒙上帝在祂爱子里接纳并由祂的灵有效呼召而成圣的人,既不会完全从恩典中堕落,也不能最终从恩典的地位堕落;反而会在这恩典的地位中坚忍到底,永远得救。”(They, whom God has accepted in His Beloved,effectually called, andsanctified by His Spirit, can neither totally norfinally fall away from thestate of grace, but shall certainly perseveretherein to the end, and beeternally saved.)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要曾经是真正的基督徒,就不能完全堕落而灭亡;尽管他们可能暂时犯罪,但是最后一定会回到上帝面前。一旦得救,永远得救!

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续)

文·熊恩颂

「来信」

弟兄平安!

读您的“一旦得救,永远得救”一文,深得教益,谢谢!我刚听了大卫鲍森关于“来6:4-6”节的讲道,觉得会有不少人深受迷惑。因此希望您借此3节经文继续就这个主题和大家分享。盼望您深入浅出,思路缜密的释经,引导大家在真理上归正,在道路上坚定。

「回信」

来6:4-6,“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弟兄平安,以上的经文是理解“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难点,笔者是过来人,也曾经历这困惑,但早已是“拨云见日”,特分享解惑过程,盼望有同样困惑的肢体,能确知自己的救恩是出于上帝创世前的拣选和永远的保守;同时又在人间的时空中尽自己的本份,避免背弃信仰的后果。

这段经文相当难解,圣经学者对此意见分歧,主要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救恩可失论:赞成此说的人认为一个真正的信徒,仍有失去救恩的可能。人若要自甘堕落,神就任凭他们,这是神作事的法则。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救恩掌握在人的手中,实际上降低了救恩的可靠性,有违圣经的一贯真理,为多数正统的圣经学者所拒绝采纳。

(二)此人不信论:一般传统解经家,大多赞同此说,他们也同意“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圣经真理,凡违反此项真理的情况,皆说他们都是挂名的基督徒,他们的变节叛道证明他们的信仰不是真实的。

(三)失去奖赏论:赞同此说的人,同意“一旦得救,永远得救”,但在基督审判台前将会有不同的报应,其差别乃在将来国度的赏罚。

这段经文严谨的解经,请参考《天道圣经注释》冯荫坤著的希伯来卷上(343-365页),这是华人学界在解经方面的最高权威著作。凡欲进深钻研本段经文的肢体,必须阅读。

读者如果接受(二)或(三)的解释,“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困惑自然解除;

读者如果接受(一),也有出路,即:从人的角度来看,信徒若不坚守所信,便会失去救恩;从上帝的角度来看,祂预定拣选的圣徒永蒙保守。这是接受(一)的合理解释。如此,“一旦得救,永远得救”的困惑也同样解除;

解经需要避免“见木不见林”的缺失:正统解经总是用全部圣经去解释一小段圣经,而不是用一小段圣经去解释全部圣经。

结论(引冯荫坤语):不管真正的解释是什么,只要我们听从作者的警告和劝诫,仗赖上帝的恩典竭力持守所信到底,便自然会远离背道之罪。

|  林后1:4  |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