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永远的主题

—— “中国福音大会2011”简讯

 

十字架:永远的主题

——“中国福音大会2011”简讯

 

 

生命季刊通讯 总第61期 2012年2月

 

2011年11月24日-27日,“中国福音大会2011”在香港机场边的“亚洲国际博览馆”顺利召开。5000多人出席了大会,绝大多数与会者来自中国国内。王永信牧师、黄子嘉牧师、刘传章牧师、戴继宗牧师、滕张佳音博士、张路加牧师、王峙军牧师分别在大会中传讲信息;国内老一代的传道人陈群英弟兄、吴斯拉弟兄,及数位年轻一代的国内传道人也在大会中分享、带领祷告。

 

除了大会信息之外,大会还安排了6个专题研讨节目,内容包括:网络宣教事工、基督教教育、婚姻家庭、神学教育、贫弱群体福音事工、大会奉献者跟进。这些专题也很受会众欢迎,很多专题都是人数爆满;其中由赵约翰牧师夫妇带领的婚姻专题“牵手今生,放眼永恒”,会场爆满,只好在第二天使用会议大厅追加一堂。

 

本次大会的赞美敬拜仍然由赵约翰牧师带领,5000多人同心合意地放声歌唱,宏伟的歌声直达天父的宝座;许多与会者在赞美敬拜时流泪不止,更加真实地体验了与主同在、在地如在天的甘甜、美好。大会中,除了大会诗班的献诗之外,香港大学生团契专程在大会中献诗,香港艺人蒋丽萍姊妹在大会中献诗,他们的美好歌声使与会者很受感动。著名小提琴家黄滨姊妹和钢琴家孙锺玲姊妹,在每一次福音大会上都有美好的事奉。本次大会,她们的生命见证和献诗,再一次引起会众的强烈共鸣。

 

本次大会中,有更多的少数民族的弟兄姊妹出席,包括苗族、傈僳族、彝族、白族、回族、藏族及蒙古族。其中,有4个少数民族团队分别在大会中献诗、作见证。此外,由残疾的弟兄姊妹组成的“真爱团契”在大会中献了三首诗歌,并为主作见证。这些特别献诗和见证,激励着与会的弟兄姊妹为主而活、爱灵魂、传福音的心志。

 

会后,2309名与会者填写了大会回应表。其中,2043位与会者表示在这次大会中,自己的生命被更新、灵命被复兴。818位与会者在本次大会中回应神的呼召,要奉献自己的一生、做全职事奉神的人。回应表中,与会者填写了3360多条对大会的评论。这些评论绝大部分是对大会的肯定、感谢和鼓励,及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一位第一次参加福音大会的与会者对大会同工说:“福音大会太好了!明年会在哪里召开?要是在香港开,我就来香港参加;要是在美国开,我就去美国;要是在欧洲开,我就去欧洲!”

 

与“中国福音大会2007”相比,本次大会出席人员也略有变化。2011年与会者更多年轻人出席,50岁以下的与会者占大会的68%,其中18-40岁之间的与会者占大会的38%。出席大会的传道人比例,比起2007年大会略有下降。2011年大会中传道人的比例占18%,而2007年为24%;2011年普通信徒比例为37%,2007年普通信徒比例为29%。另外,2011年大会姊妹出席比例为66%,弟兄为34%;而2007年的比例为:姊妹64%,弟兄36%。

 

会后,许多弟兄姊妹写了回应文章,分享自己在大会中的得着;许多教会也组织了出席大会的肢体在教会中分享。大会的同工、义工们也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并有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这次大会的特点是,大会信息比较好,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根据圣经原文的意思切入解经,在这个圣经真理的基础上来传讲信息,并且信息内容较为切合会众的实际生活。

 

大会的赞美敬拜及特别节目,均深得与会者好评;弟兄姊妹对赵约翰牧师带领的赞美敬拜反映非常热烈,大家深感在敬拜中有圣灵的同在。

 

与2007年大会相比,这次行政后勤工作有很大的进步。虽然个别地方(如注册的第一天)难免仍有问题,但整体来看是井井有条,这要归功于一大批香港弟兄姊妹。我们为这些在幕后默默无闻忠心事奉的义工们献上感恩,深信神必纪念他们为主所付出的和摆上的。

 

大会同工们在检讨的时候感到,本次大会不足的地方是,祷告之夜以及整个大会中的祷告,从时间安排及祷告的力度上,与2007年大会相比,都相对弱了。许多弟兄姊妹也感到,心中有很多的话要对主倾诉,但似乎还没有达到撕心裂肺大声祷告的程度时,祷告会就结束了。当然,客观上讲,带领“祷告之夜”的一位主要讲员临时因身体的缘故无法出席,临时变动节目程序颇不容易(因第一天入住,不容易找人),以致使当天晚上的节目匆忙,但同工们还是从自身深刻反省、检讨,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软弱,看到自己事奉中的忽略和不足,并为此在神面前深深地悔改,求神使我们在祂里面重新得力。

 

大会之后,众多大会同工、义工在生命季刊办公室聚集一堂,分享大会中的喜悦和收获,也检讨了大会中的不足与亏欠。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能够参与大会的事奉,是神给我们的恩典;大会得以顺利召开,是神自己的工作,我们在事奉中的不足,神都补全了,荣耀归主名!

 

(大会详细报导见《生命季刊》总第60期,或上网浏览:www.smyxy.org.)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手机主页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生命季刊备份网站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