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vX6qwC6tSpkGtYBsZ1rYRmVSNRyl7m58UnV2FbmctWJH0lDUhUv2tiaeWkf1bFeicbRM2Y83MADUZcl4blSgQ.jpg)
—— 祂的复活也是奇妙的,祂为你我而生,愿你接受最伟大的礼物
祂名称为奇妙(2)
文 | 任运生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音频为韩凯弟兄朗读;背景音乐为黄滨姊妹小提琴/金贤萱姊妹钢琴圣乐“朝拜新生王”:
五.祂的智慧是奇妙的
童年的耶稣,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与他们提问应答,“凡听见祂的,都希奇祂的聪明和祂的应对。”(路2:47)
圣经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
法利赛人试探祂,“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太22:17)祂回答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太22:21)
后来法利赛人将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为要得着告祂的把柄,就又试探祂说,“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约8:5)耶稣回答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
法利赛人原意是想要设个套将祂套住,但受造之物想要设套将造物主套住,岂不是很滑稽吗?
犹太众人也感到纳闷、惊奇,所谓惊奇就是对祂的奇妙感到惊讶而无法理解。
“到了安息日,祂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祂的是什么智慧?祂手所作的是何等的异能呢?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可6:2-3)
但圣经见证说,“神的奥秘就是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祂里面藏着。”(西2:2-3)
六.祂的神迹是奇妙的
耶稣是圣经记载行最多神迹的人:
瞎子看见;聋子听见;瘫子跳跃;麻风洁净;医病赶鬼;死人复活;
变水为酒;五饼二鱼;平静风浪;水上行走;神奇得鱼;死而复活。
“众人分外希奇,说,祂所作的事都好,祂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吧也叫他们说话。”(可7:37)
犹太教师尼哥底母夜里来见耶稣对祂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约3:2)
“有许多人来到祂那里。他们说,约翰一件神迹没有行过。但约翰指着这人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约10:41)
“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约14:11)
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结束的时候,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说,“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21:25)
七.祂的受死是奇妙的
有哪一个人在远没有诞生之前, 他死的方式甚至连如何埋葬都清楚预言呢?
早在耶稣诞生前一千年,诗篇22篇详细记述了祂身体被钉十字架的情形,诗篇69篇详细记述了祂被人辱骂、戏弄、离弃的情形。
“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我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诗22:14-16)
“你知道我受的辱骂,欺凌,羞辱。我的敌人都在你面前。辱骂伤破了我的心。我又满了忧愁。我指望有人体恤,却没有一个。我指望有人安慰,却找不着一个。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69:19-21)
早在耶稣诞生前七百多年,先知以赛亚清楚无误地预言祂受死埋葬的情景。
“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祂被夺去。至于祂同世的人,谁想祂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祂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祂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53:7-9)
一个人不能知道自己何时生、何时死、怎样死,但耶稣自己清楚知道何时死,怎样死。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祂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祂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太20:18-19)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死的时候,祂说了石破天惊的一个字,“成了!”(约19:30)
世人死的时候通常说,“完了。”唯独耶稣死的时候说,“成了!”这是得胜的宣告!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23:46)
福音书的作者在论到耶稣之“死”的时候,没有使用“死”这个字,因为圣经所说的“死”,是指与神生命源头的分离。耶稣的死显然不是与神分离,正好相反,而是将自己的灵魂交托在神的手里。
福音书也借着行刑的罗马百夫长之口,见证耶稣之死的非同寻常。
“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神的儿子了。’”(太27:54)
“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说,‘这真是个义人。’”(路23:47)
你说,耶稣的死是否很奇妙呢?
八.耶稣的复活是奇妙的
旧约诗篇论到基督的复活:“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16:10)
先知以赛亚预言基督的复活说,“祂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赛25:8)
耶稣清楚知道自己的死而复活:“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16:21)
耶稣自己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约10:18)
所有人的命都是被罪夺去的;唯有祂的命是自己舍的,祂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再取回来。
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他们正喜得不敢信,并且稀奇,耶稣就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路24:41)
门徒的“稀奇”,正是因为他们对耶稣复活的奇妙惊讶无比。门徒惊喜不已,喜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俗称JAD 综合证:(Joyfully Amazed Disbelief.)
究竟需要多大的能量,可以使一个人死而复活?
基督的死而复活是福音的核心:“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4)
耶稣为什么要经过死而复活的过程?
保罗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
不仅耶稣的复活令人称奇,祂的升天也是奇妙的,而祂的再来也必将是奇妙的。
“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徒1:11)
“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27)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22:12)
九.祂的应许是奇妙的
“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祂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林后1:20)
“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8-39)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
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跟随者,无一例外都在祂里面得着完全的安息,在祂里面得着全然的改变。因着耶稣基督的生命是奇妙的,祂也使那些跟随祂之人的生命也得着奇妙的更新!
十.祂的国度是奇妙的
那个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强盗恳求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
连这个强盗也相信,耶稣有一天还要回到地上,建立弥赛亚国度。
这个世界充满罪恶、败坏、动荡、不安,但基督的国度,却充满公平,公义,祥和,平安,荣美、丰盛。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他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6-9)
“祂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赛9:6)
圣经中耶稣基督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字,分别对耶稣基督的属性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主,道,耶稣,基督,救主,弥赛亚,先知,山寨,磐石,人子,夫子,细罗,枝条,仆人,木匠,中保,教师,新郎,智慧,奇妙,策士,道路,真理,生命,复活;
女人的后裔,耶和华的使者,耶和华军队的元帅,逾越节的羊羔,审判全地的主,至高上帝,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马内利,耶西的根,莎伦的玫瑰;
阿拉法,俄梅嘎,首先的,末后的,始与终,避难所,忧患之子,生命的粮,活水的泉,世界的光,神的儿子,神的羔羊,好牧人,教会的头,忠信者,真葡萄树;
真实诚信,大祭司,至圣者,羊的门,至爱者,神本体的真像,房角石,信心的创始成终者,神的独生子,生命之泉,救赎主,犹大支派的狮子,明亮的晨星,万主之主,万王之王。
这个奇妙的婴孩是何等的奇妙,难怪祂名被称为奇妙。然而,无论祂多么的奇妙、伟大,如果你与祂没有关系,祂对你仍然只是个名字而已,没有任何的益处。
但圣经明说—“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赛9:6)
祂为你我而生,愿你在圣诞这普天同庆的时节,接受耶稣基督这最伟大的圣诞礼物!
任运生 来自中国大陆,牧师,现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敬请阅读本刊经典文章选播:
从吸毒者到牧师,从强盗变传道:我今成了何等人(含音频)
生命季刊新号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
阅读本刊先前发表的文章,请点击 ?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