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圣经辅导、世俗心理学和混合基督徒心理学辅导的区别以及药物的使用

浅谈圣经辅导、世俗心理学

和混合基督徒心理学辅导的区别以及药物的使用

文·芬华姊妹

有位弟兄问我:一个基督徒的心理学家辅导人跟圣经辅导者的差距在哪里呢?

 

我的回答是:心理学家的训练是基于世俗心理学,虽然他是基督徒,但这不会改变他所接受的心理辅导训练,只是在辅导的时候有可能会附加上他作为基督徒从圣经而来的一些价值观念(这还取决于他属灵生命的成熟度)。而圣经辅导完全基于圣经,真正的辅导者是圣灵。圣经辅导员与上帝同工,把人带到主救赎恩典面前得医治、得释放、得生命。圣经辅导员和被辅导者同得生命的造就。

 

我反对所谓的心理学辅导或混合辅导。因为如果心理学合乎圣经真理,我们不需要心理学,有圣经真理就够了;如果心理学不合乎圣经真理,我们更加不需要也不能要心理学。心理学和圣经辅导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两个根基上,一个以人为本,一个以上帝为本。为什么基督徒要离开自己稳固的根基,去迎合以人为本的东西呢?把根基完全不同的东西混合到一起只会四不像。

 

 不可否认,今天心理学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迷惑性、危害性极大的宗教。心理学建基于无神的基本前设,它高抬科学主义,人本主义,非常迎合人,让人舒服,给人提供精神按摩。它融合各种宗教,后现代思潮,包括巫术和新纪元,给人灌输宣称可以医治人心灵的心灵鸡汤。可以说这门新兴宗教已经成为极具欺骗性,让世人以为自己可以救自己的精神鸦片。它是继唯物主义、进化论之后,对末世教会冲击破坏力最大的敌基督的势力。 

 

然而今天很多教会,对待心理学,根本没有警惕,使各种心理学的教训在教会登堂入室,大行其道,甚至被披上一层属灵包装、冠冕堂皇地登上讲台。许多基督徒甚至牧者竭力拥抱心理学,向世俗心理学妥协。就像一位姊妹说的:“混合主义几乎都是在真理上定义错,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取向偏离真理,面对的是要取悦神还是要取悦自己,荣耀神还是荣耀自己?人的罪性就是偏向要自己得满足过于神,所以人就要想办法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找“合理”的途径,正好:人本+神本=肉体和灵魂都得满足(所以人自认为“混合”才是硬道理)。”  

 

约翰·麦克阿瑟指出警戒:“可悲今天的教会没有充分的准备,来面对这些挑战。主耶稣要我们成为世上的盐和光,但教会却妥协于世俗的心理学、人文主义、进化论,甚至一些自称是福音派教会也接受这些,于是他们用不合圣经的观念来解释圣经。在圣经中加上“实用主义”,认为持守圣经真理是落伍、沉闷,不受欢迎,不能吸引听众的事情。但是衡量教会最重要的尺度,不是看教会的大小、团契是否完美、传道人讲的多么有趣;也不是音乐有多美妙,是否被社会所尊重。教会最重要的衡量是:是否处理好神的话语,是否教导和活出圣经的真理,这才是关键。因为教会在神前的责任就是保守宣扬圣经的真理。圣经必须要用敬畏和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因为它是神自己的启示。” 

 

有人反驳:可是现实生活中好像很多人经过心理咨询后,都变好了啊!其实,信佛、信伊斯兰的都会给你这种”好了”的见证,甚至很多行巫术的也有。但这种所谓的“好了”,都只是暂时的,并且常常让人远离神,把人放在滑地。 

 

心理学只是对人性表面症状的一些观察和归纳总结,但因他们完全是基于无神、进化、人本的预设立场,所以他们解决人的问题的方式方法,目标手段也都是完全背离圣经真理的。它想要绕过十字架,寻求用人的方式方法达到解决人心灵问题的果效。 

 

有人说心理学也有一部分确实是科学,但即使这所谓的“科学”研究部分,因为基于无神论和进化论的预设立场,只是把人当动物研究,而彻底无视人是有灵的活人,无视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造的。 

 

人观察到的很多现象是人堕落败坏之后的现象,而不是人本该有的现象。心理学透过对人外在行为模式的观察分析部分,因为基于无神进化的预设,所以根本不把人堕落败坏的罪的本性需要被治死、需要悔改归正考虑在内,因此他们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和使用的方式方法都完全背离圣经。 

 

他们也完全忽视人问题背后的属灵争战,魔鬼邪灵对人的欺骗、搅扰、攻击、甚至操控。比如特别流行的马斯洛原理,把性和食物等当成最基本的需求,当成是必须品。马斯洛把人当成高级动物来分析,先满足原始的动物性需要,再满足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其实就是把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排列了一下,改头换面一下就把人都迷惑了。 必须品是没有就无法生存的,性不是。性是上帝赋予人在婚姻里面可以享受合一的最美礼物,但是却被魔鬼撒旦扭曲成最丑恶、最邪恶的东西。心理学把性高抬造成今日末世危机:性泛滥。

 

人不是以肉体为主导的,人的灵魂才是人的主导,肉体不过是我们在地上的帐篷。我们不是要去合理化人的这些因犯罪导致的堕落败坏的现象,或试图用人的方式方法去修修补补,让他变成一个道德品格高尚的人,而是要让人的自我被彻底破碎,认罪悔改、归正、信主重生。人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罪进入这个世界的问题。能够拯救人的唯有依靠福音的大能。我们基督徒的使命就是要高举主耶稣基督和祂的十字架,传讲使人能够悔改归信主耶稣,使人真正得救的福音。如果我们用其他东西包括心理学来灌水福音,只会让人误以为除了福音之外,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使人不需要悔改,不需要耶稣,就可以舒舒服服过今生,顺顺利利进天堂。岂不知,这种灌水福音不是福音,而是要把人带进地狱深渊的祸音吗? 

 

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使自己成为上帝爱的流通管道、上帝恩惠福音的出口,这本该是每个基督徒的使命和追求。因为只有上帝有能力真正拯救人,唯有福音的大能可以救人。因此本着上帝的爱用圣经真理去引领人到主面前寻求帮助的圣经辅导,就是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去做的事。可惜今天很多基督徒甚至牧长和辅导,不是依靠福音的大能救人,反自找福音以外的方法。我们本拥有主耶稣的福音,反求助于外邦(心理学),人心的堕落刚硬真是可怕又可悲!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 

 

“因为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其实,用心理学的那套东西辅导哪有真正成功的?不过让人暂时缓解外表的症状,觉得舒服些罢了。很多胡乱开给人的精神类药物更是如此,如毒品如酒。

 

“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 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箴言23:31-32) 

 

我不反对有时要使用药物,如果是由生理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或因为长期的精神疾病引发生理方面的病变,对症下药的果效还是挺大的。对于那些将亡的人和苦心的人,清酒浓酒有时也会有麻木或安慰的果效。 精神类药物确实可以起到类似毒品酒精的作用,有麻醉、镇静、或兴奋的功效。但药物所起的作用永远只能是辅助,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能采用药物疗法,这是公认的!有些精神困扰者如果困扰很严重,在医生指导下或许可以适度地服用一些药物作为辅助。但药物是根本无法解决人心灵的问题的,因为唯有主能够拯救罪人,唯有圣灵可以改变人心,唯有圣经可以归正人一切的心思意念,唯有福音可以给被罪捆绑的心灵带来真正的释放和盼望。 

 

因此基督徒还是要从心灵入手,从主得医治。况且,除非是身体健康因素导致的疾病,药物根本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反而很可能会使人对药物逐渐加量,形成严重的药物依赖和心理依赖!就像吸毒成瘾的人一样,停药还会造成严重的戒断反应,终身受困很难摆脱。

 

 “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说浓酒在那里也不相宜;恐怕喝了就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记念他的苦楚。”(箴言31:4-7)

 

|  林后1:4  |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